2024年8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的
netns
(Network Namespace)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项强大的网络隔离功能,它能够创建多个独立的网络空间,每个空间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协议栈,包括网络接口(网卡)、路由表、iptables规则等。这种隔离机制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可以在互不干扰的网络环境中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以下是对
netns
的详细总结和示例说明:

一、
netns
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基本概念:
    netns
    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网络命名空间机制,用于实现网络资源的隔离。
  • 特点:
    • 隔离性:不同的
      netns
      之间完全隔离,彼此无法直接访问对方的网络资源。
    • 独立性:每个
      netns
      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协议栈,包括网络接口、路由表、iptables规则等。
    • 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删除和修改
      netns
      ,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
netns
的使用方式

netns
的使用主要通过
ip
命令的
netns
子命令来管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ip netns
命令:

  • 查看所有
    netns

    ip netns list
  • 创建
    netns

    ip netns add <name>
  • 删除
    netns

    ip netns del <name>

  • netns
    中执行命令:
    ip netns exec <name> <command>

三、
netns
的示例说明

以下是一个使用
netns
创建和配置网络隔离环境的示例:

  1. 创建两个
    netns


    ip netns add ns0  
    ip netns add ns1
  2. 添加并配置虚拟网卡:
    首先,需要添加两个虚拟网卡(例如,使用
    tun/tap
    设备或
    veth
    对)并配置IP地址。这里以
    veth
    对为例:
    ip link add name veth0 type veth peer name veth1  
    ip link
    setveth0 up
    ip link
    setveth1 up
    ip addr add
    10.0.0.1/24dev veth0
    ip addr add
    10.0.0.2/24 dev veth1
  3. 将虚拟网卡移动到不同的
    netns

    ip link setveth0 netns ns0  
    ip link
    set veth1 netns ns1

  4. netns
    中配置网络接口:
    由于将网络接口移动到
    netns
    后,其状态会被重置,因此需要在
    netns
    中重新配置网络接口:
    ip netns exec ns0 ip link setveth0 up  
    ip netns exec ns0 ip addr add
    10.0.0.1/24dev veth0
    ip netns exec ns1 ip link
    setveth1 up
    ip netns exec ns1 ip addr add
    10.0.0.2/24 dev veth1
  5. 测试网络隔离:
    在宿主机器上,尝试ping两个
    netns
    中的IP地址,会发现无法ping通(因为网络是隔离的)。然后,在
    netns
    内部执行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ip netns exec ns0 ping 10.0.0.2# 无法ping通  
    ip netns exec ns1 ping
    10.0.0.1# 无法ping通
    ip netns exec ns0 ping
    10.0.0.1 # 在ns0中ping自己,能够ping通

四、
netns
的应用场景

netns
广泛应用于需要网络隔离的场景,如:

  • 容器技术:如Docker就是基于
    netns
    实现的网络隔离,每个容器都运行在自己的
    netns
    中。
  • 虚拟化技术:在虚拟化环境中,可以使用
    netns
    为不同的虚拟机提供独立的网络环境。
  • 网络测试:在开发或测试网络应用时,可以使用
    netns
    模拟不同的网络环境。

总之,
netns
是Linux中一项非常有用的网络隔离机制,它提供了灵活、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管理能力。

一、前言

之前写过一篇《
物联网浏览器(IoTBrowser)-使用深度学习开发防浸水远程报警
》文章,主要介绍了通过摄像头麦克风监测浸水报警器有无异常,当出现异常后进行紧急报警并推送微信通知,避免浸水导致房屋损失。基于深度学习和物联网技术继续探讨在农业养殖领域的应用和实践。

监测参数设置

预警微信通知

二、农业领域的防灾预警

本次主要是探讨在农业养殖过程中,通过图像特征识别和声音频谱识别进行灾害预警和控制,具体的应用比如鱼缺氧浮头监测、鸡苗扎堆监测、鸡张嘴率监测等。

1.鱼缺氧浮头监测

鱼缺氧往往发生在晚上11点-凌晨3点之间,这段时间通过人工巡塘才能避免灾害发生。通过摄像头配合AI识别进行图像分析,判断有没有鱼浮头。

2.鸡苗扎堆监测

鸡苗扎堆主要也是发生在后半夜,往往是因为气温较低或黄鼠狼惊吓,容易出现扎堆死亡的情况。通过摄像头的拾音器配合AI识别进行声音频谱分析,判断有没有异常声音。

3.鸡张嘴监测

家禽过于闷热时,家禽由于没有汗腺,就会通过张嘴加速呼吸的潜热散热方式来散热,通过观察家禽的张嘴比率来判断禽只的舒适状态。通过摄像头定时抓拍现场照片进行AI图像分析,盘点鸡张嘴比例。

二、总结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每一次养殖风险,轻则导致经济损失,重则可以让养殖人背负债务。利用AI作为智慧大脑、摄像头作为眼睛、拾音器作为耳朵、微信通知作为嘴巴,组成一台无人值守机器人,再配合饲料投喂机、增氧机、通风机等机械设备的开关控制,使得农业养殖更加简单,减少死淘率,提高养殖效益。如果您在农业或其他行业中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欢迎一起探讨!

在使用Feign进行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时,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可能会出现请求超时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Feign进行配置,设置超时时间。

配置Feign的超时时间

在使用Feign时,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来设置请求的超时时间。具体地,我们可以在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属性:

feign.client.config.default.connectTimeout=5000 
feign.client.config.default.readTimeout=5000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们设置了连接超时时间和读取超时时间为5秒。也可以在应用程序的Java配置类中使用@FeignClient注解来配置Feign客户端的超时时间:

@FeignClient(name = "user-service", configuration = UserClientConfiguration.class)
public interface UserClient {

    @GetMapping("/users/{id}")
    User getUser(@PathVariable int id);

    @PostMapping("/users")
    User create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PutMapping("/users/{id}")
    User updateUser(@PathVariable int id, @RequestBody User user);

    @DeleteMapping("/users/{id}")
    void deleteUser(@PathVariable int id);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在@FeignClient注解中使用configuration属性来指定UserClientConfiguration类,该类包含Feign客户端的超时时间配置: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UserClient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Request.Options requestOptions() {
        return new Request.Options(5000, 5000);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Configuration注解来标记UserClientConfiguration类,表示它是一个Spring配置类。然后,我们使用@Bean注解来标记requestOptions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Request.Options对象,该对象包含连接超时时间和读取超时时间,这里都设置为5秒。

处理超时异常

当请求超时时,Feign会抛出一个FeignException异常。我们可以使用try-catch块来捕获该异常,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重试机制来重新执行请求,或者返回一个默认值或错误消息。
下面是一个示例: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private final UserClient userClient;

    public UserController(UserClient userClient) {
        this.userClient = userClient;
    }

    @GetMapping("/users/{id}")
    public User getUser(@PathVariable int id) {
        try {
            return userClient.getUser(id);
        } catch (FeignException e) {
            throw new ResponseStatusException(HttpStatus.INTERNAL_SERVER_ERROR, "Failed to get user", e);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在getUser方法中使用try-catch块来捕获FeignException异常。如果请求超时,则会抛出该异常。在catch块中,我们使用ResponseStatusException类来抛出一个HTTP 500错误,表示获取用户信息失败。同时,我们将原始异常FeignException作为参数传递给ResponseStatusException类,以便将其记录到日志中。

处理Feign的超时回退

除了使用重试机制和返回默认值或错误消息来处理超时异常外,Feign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超时问题的机制,即超时回退。超时回退是指在请求超时时,Feign将使用指定的回退方法或回退类来处理请求。这可以确保即使出现请求超时,应用程序仍能够继续运行,而不会崩溃。
下面是一个使用超时回退机制的示例:

@FeignClient(name = "user-service", fallback = UserClientFallback.class)
public interface UserClient {

    @GetMapping("/users/{id}")
    User getUser(@PathVariable int id);

    @PostMapping("/users")
    User create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PutMapping("/users/{id}")
    User updateUser(@PathVariable int id, @RequestBody User user);

    @DeleteMapping("/users/{id}")
    void deleteUser(@PathVariable int id);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ClientFallback implements UserClient {

    @Override
    public User getUser(int id) {
        return new User(id, "Fallback User");
    }

    @Override
    public User createUser(User user) {
        return new User(-1, "Fallback User");
    }

    @Override
    public User updateUser(int id, User user) {
        return new User(id, "Fallback 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User(int id) {
        // Do nothing
    }
}

大家好,我是独孤风。在当今数据驱动的商业环境中,数据治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数据血缘正是数据治理成功的一个关键。

本文我们详细探讨下数据血缘的特点都有什么?对比一下数据血缘、数据关系、数据分类、数据出处、知识图谱相关概念的关系。

本文为《数据血缘分析原理与实践 》一书读书笔记,部分观点参考自书中原文,如需更详细的了解学习,请大家支持原作者的辛苦付出。

本文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在数据治理领域,数据血缘(Data Lineage)是一个核心概念,描述了数据从源头到最终用途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数据的来源、变化和去向。理解数据血缘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血缘的五个主要特征:稳定性、归属性、多源性、可追溯性和层次性,并探讨它与数据关系、数据分类、数据出处及知识图谱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数据血缘的特征

  1.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数据血缘信息在数据处理流程中的持久性和一致性。在数据治理中,稳定的数据血缘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追踪数据变化路径,确保数据处理过程透明可见,防止数据丢失和错误传递。这一特征使得数据血缘成为数据合规和审计的重要工具。稳定性保证了数据血缘信息在长时间内不受频繁的系统变更或数据更新影响,始终能够提供一致可靠的数据流动记录。

  1. 归属性

归属性是指数据血缘能够明确指出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包括数据在不同处理阶段的变化。归属性特征有助于数据管理者理解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流动和转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提高数据决策的可靠性。归属性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可以被追溯到其源头,知道数据是如何生成的,经过哪些处理,最终到达何处。这种透明性对于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1. 多源性

多源性反映了数据血缘可以覆盖多个数据来源和系统。在现代企业中,数据通常来自多个异构系统和数据源,通过整合和分析这些多源数据,数据血缘可以提供全面的视图,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资源。多源性不仅指数据来源的多样性,还包括数据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流动和交互,这对于构建全局的数据视图和进行跨系统的数据分析非常重要。

  1. 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是指数据血缘能够记录和追踪数据的生成、修改和使用过程。这一特征对于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合规至关重要。通过可追溯性,企业可以识别和解决数据问题,防止数据篡改和不当使用。可追溯性使得每个数据操作都可以被记录和查询,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回溯数据处理的每一步,了解数据如何从源头到达当前状态。

  1. 层次性

层次性特征表明数据血缘信息可以分层次展现,从宏观的系统级别到微观的字段级别。这种层次化的视图帮助数据管理者在不同层面上分析和理解数据流动,提供灵活的查询和分析能力。层次性允许数据治理工作从全局视角逐步深入到具体细节,使得数据血缘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治理支持。

二、数据血缘相关概念

数据血缘与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Data Relationships)描述了数据实体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数据血缘与数据关系密切相关,因为数据血缘记录了数据在不同实体和系统之间的流动和变更过程。例如,在一个数据处理链中,数据血缘可以显示从一个数据库表到另一个表的转换关系,而数据关系则描述这些表之间的关联性。数据血缘为理解和分析数据关系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数据关系通常包括实体间的层级关系、引用关系、依赖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交互的基础。数据血缘则进一步细化这些关系,描述了数据在这些关系中的具体流动路径。例如,数据血缘可以显示某个数据字段是如何从一个表中派生出来并最终存储到另一个表中的,这种细致的记录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数据关系的具体实现方式。

数据血缘与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Data Classification)是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分组,以便于管理和使用的过程。数据血缘与数据分类有一定的交集,因为数据血缘信息有助于识别和标记数据的不同类别和属性。通过数据血缘,企业可以追踪特定类别数据的来源和变化路径,确保数据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数据分类结果可以为数据血缘提供背景信息,帮助更好地理解数据流动和转变。

数据分类通常依据数据的敏感性、使用目的、来源等进行分组,这些分类信息可以在数据血缘记录中反映出来。例如,敏感数据的处理路径可以被特别标记和追踪,确保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循隐私和安全规定。数据血缘记录中的分类信息还可以帮助企业在数据治理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管理和控制不同类别的数据。

数据血缘与数据出处

数据出处(Data Provenance)是指数据的起源和历史,包括数据的生成、收集、处理和存储过程。数据血缘与数据出处是紧密相关的概念,因为数据血缘记录了数据从源头到最终用途的整个过程,是数据出处的具体体现。通过数据血缘,企业可以详细了解数据的生成和变更历史,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数据出处关注的是数据的“过去”,即数据从何而来、经历了哪些处理步骤等。数据血缘则既关注数据的“过去”,也关注数据的“现在”和“未来”,即数据当前的状态和未来的去向。两者结合,提供了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视图,帮助企业全面了解数据的历史、现状和预期流向,为数据治理和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数据血缘与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表示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图结构,用于组织和查询知识。数据血缘与知识图谱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都关注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和流动,但侧重点不同。数据血缘侧重于数据的处理和流转过程,而知识图谱侧重于实体及其关系的组织和表示。然而,数据血缘信息可以作为构建知识图谱的重要数据来源,帮助描述数据实体之间的关联和流动,从而丰富知识图谱的内容和应用场景。

知识图谱通常包含丰富的语义信息,表示实体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包括上下位关系、关联关系、因果关系等。数据血缘信息为知识图谱提供了关于数据流动和变更的具体记录,使得知识图谱不仅能够表示实体之间的静态关系,还能够反映数据在这些关系中的动态流动过程。例如,通过整合数据血缘信息,知识图谱可以展示某个数据实体在不同处理阶段的变化路径及其与其他实体的交互方式,提供更加全面和动态的知识表示。

数据血缘自身的概念我们了解的差不多,数据血缘与数据治理中的内容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下一章开始,我们来了解数据血缘与元数据、主数据、业务数据、指标数据之间的联系。

我们下一章再见!

使用Go语言从零开始搭建一个Web服务,包括环境搭建、路由处理、中间件使用、JSON和表单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提供丰富的代码示例。

关注TechLead,复旦博士,分享云服务领域全维度开发技术。拥有10+年互联网服务架构、AI产品研发经验、团队管理经验,复旦机器人智能实验室成员,国家级大学生赛事评审专家,发表多篇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阿里云认证的资深架构师,上亿营收AI产品研发负责人。

file

环境搭建

在开始开发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本地环境已经安装了Go语言开发环境。

安装Go语言

可以从
Go语言官网
下载适合你操作系统的安装包,并按照官网的指南进行安装。

配置开发工具

推荐使用VS Code或GoLand进行Go语言开发。以下是VS Code的配置步骤:

  1. 安装VS Code编辑器。
  2. 安装Go插件:打开VS Code,进入插件市场,搜索并安装
    Go
    插件。
  3. 配置Go开发环境:确保Go语言的安装路径已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创建项目结构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文件夹,并初始化Go模块。

mkdir simple-web-server
cd simple-web-server
go mod init simple-web-server

创建HTTP服务器

我们将使用Go标准库
net/http
来创建一个简单的HTTP服务器。

引入必要的包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main.go
的文件,并引入必要的包。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

创建简单的HTTP处理函数

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处理函数来响应HTTP请求。

func hello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Fprintf(w, "Hello, World!")
}

创建并启动HTTP服务器


main
函数中,我们将创建HTTP服务器并指定端口号。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 helloHandler) // 设置路由
	fmt.Println("Starting server at port 8080")
	if err := 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starting server:", err)
	}
}

完整的
main.go
文件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

func hello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fmt.Fprintf(w, "Hello, World!")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 helloHandler) // 设置路由
	fmt.Println("Starting server at port 8080")
	if err := 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starting server:", err)
	}
}

运行服务器

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来启动服务器:

go run main.go

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你将看到页面显示“Hello, World!”。

路由与请求处理

我们将扩展HTTP服务器,增加更多的路由和处理函数。

添加新的路由

添加一个新的处理函数来处理
/greet
路径的请求。

func greet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name := r.URL.Query().Get("name")
	if name == "" {
		name = "Guest"
	}
	fmt.Fprintf(w, "Hello, %s!", name)
}

注册新的路由


main
函数中注册新的路由: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 helloHandler)      // 设置根路径路由
	http.HandleFunc("/greet", greetHandler) // 设置/greet路径路由
	fmt.Println("Starting server at port 8080")
	if err := 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starting server:", err)
	}
}

测试新的路由

重新启动服务器,并访问
http://localhost:8080/greet?name=Go
,页面将显示“Hello, Go!”。

处理表单数据

我们将扩展服务器以处理POST请求和表单数据。

创建HTML表单

添加一个新的处理函数来显示HTML表单:

func form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html := `<html><body>
	<form method="POST" action="/submit">
		<label for="name">Name:</label>
		<input type="text" id="name" name="name">
		<input type="submit" value="Submit">
	</form>
	</body></html>`
	fmt.Fprintf(w, html)
}

处理表单提交

添加一个新的处理函数来处理表单提交:

func submit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if r.Method != http.MethodPost {
		http.Error(w, "Invalid request method", http.StatusMethodNotAllowed)
		return
	}
	name := r.FormValue("name")
	fmt.Fprintf(w, "Form submitted! Hello, %s!", name)
}

注册新的路由


main
函数中注册新的路由: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 helloHandler)      // 设置根路径路由
	http.HandleFunc("/greet", greetHandler) // 设置/greet路径路由
	http.HandleFunc("/form", formHandler)   // 设置/form路径路由
	http.HandleFunc("/submit", submitHandler) // 设置/submit路径路由
	fmt.Println("Starting server at port 8080")
	if err := 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starting server:", err)
	}
}

测试表单功能

重新启动服务器,并访问
http://localhost:8080/form
,填写表单并提交,页面将显示“Form submitted! Hello, [你的名字]!”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经成功创建了一个简单的Go Web服务,并实现了路由处理和表单数据处理。

如有帮助,请多关注
TeahLead KrisChang,10+年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从业经验,10年+技术和业务团队管理经验,同济软件工程本科,复旦工程管理硕士,阿里云认证云服务资深架构师,上亿营收AI产品业务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