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相机标定的奥林匹斯
在机器视觉领域,相机标定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而张氏标定法,因其灵活性,是各种标定方法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称其为相机标定的 "奥林匹斯山" 并不为过
张正友 99年发表的论文 "
Flexible Camera Calibration by Viewing a Plane from Unknown Orientations
",在 2013年获得 ICCV 的
Helmholtz Prize
,便是对其影响的认可
鉴于该论文的广泛影响,张后来再三完善论文细节,治学严谨可见一斑。网上下载最多的是 "
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 Calibration
",和获奖那篇差异不大
关于张氏标定法,不再赘述,本文将围绕"标定精度",和读者一起翻越相机标定的"奥林匹斯山"
1 相机标定
1.1 定义
已知:世界坐标系中(建在平面标定板上),几组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以及在像素坐标系中,特征点对应的像素位置坐标
求解:相机的内参和畸变系数
标定板上特征点的空间坐标(3d),通过相机模型,与特征点的像素位置坐标(2d)关联起来,如下:
$\qquad s \begin{bmatrix} u \\ v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f_x & 0 & c_x \\ 0 & f_y & c_y \\ 0 & 0 & 1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r_{11} & r_{12} & r_{13} & t_1 \\ r_{21} & r_{22} & r_{23} & t_2 \\ r_{31} & r_{32} & r_{33} & t_3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1 \end{bmatrix} $
1.2 二维展开
相机标定的过程,就是输入几组已知的 3d 特征点坐标和提取的 2d 特征点坐标,将反投影误差构建为目标函数,在已知相机模型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相机模型方程的参数
开个脑洞,类比《三体》中的质子展开过程:高维度的相机标定问题,如果展开到二维空间,就是一个曲线拟合的问题,如下图,参见
Ceres Solver 的曲线拟合例程
分析相机标定的过程,得出影响标定(精度)的三个因素:1) 特征提取;2) 最优化方法;3) 相机模型
2 特征提取
以视场(对角线) 100mm 的机器视觉系统为例,根据卓越成像的最佳实践原则 #3,可知镜头的工作距离约为 200~400mm
选 1/3 英寸(对角线6mm) CIS芯片,同样根据最佳实践原则 #3,推测出镜头的理想焦距为 12~24mm
假定 CIS芯片的分辨率为 1024(H) x 768(V),则 H 方向的"像素分辨率"为 80mm/1024pixel ≈ 0.08mm/pixel
这意味着,如果提取的特征点偏差 1个像素,造成的尺寸偏差为 0.08mm,因此,特征提取的精度非常重要
2.1 标定板图案
特征提取,属于图像处理范畴,处理的是标定板在相机中的成像图片,提取的是标定板图案的特征点 (如角点、圆心等)
常用标定板的图案,有棋盘格、圆、非对称圆、圆环,以及 ChArUco 等,Halcon 公司有特定图案的 Halcon 标定板
一般而言,
圆环标定板的标定精度最高,圆次之,棋盘格最低
2.1.1 特征提取精度
参考[2]中,对三种图案标定板的各五张合成图像(非相机拍摄),添加相同的径向畸变,比较不同图案的
特征提取精度
1) 棋盘格,特征为角点,利用 OpenCV 先
findChessboardCorners()
粗定位,再
cornerSubPix()
精定位,得定位误差 6pixel
2) 圆标定板,特征为圆心,定位误差次小,为 2.6pixel
3) 圆环标定板,特征为圆环中心,定位误差最小,为 1.7pixel
对于0.08mm/pixel 的机器视觉系统,当镜头确定时(畸变系数固定),不同标定板对应的特征,提取
精度最大相差 4.3pixel,约 0.34mm
2.1.2 反投影误差
用这三种图案的各五张合成图像,来进行标定,得到反投影误差的 RMSE 分别为 0.1263,0.0517 和 0.0515
而用相机拍摄的三种图案的实际图像,进行标定后,得到反投影误差的 RMSE 分别为 0.139,0.135 和 0.115
综上,圆环标定板的标定精度,略高于圆标定板,二者均高于棋盘格标定板
2.2 迭代标定法
特征提取出现偏差,是因为在标定过程中,标定板要变换位姿,不同位姿会引起透视收缩,导致特征检测精度降低,张正友的论文里也提到过
2.2.1 偏差原因
当棋盘格旋转一定角度时,cornerSubPix() 精定位算法中的梯度,并不和边缘垂直,导致提取的角点有偏差
将标定板进行透视校正,使棋盘格正对相机,此时算法中的梯度和图像边缘垂直,角点提取无偏差
针对位姿导致的特征提取偏差,参考[2]提出了一种迭代标定法:先将图像转换为平行正对,再检测特征,重新标定,迭代直至收敛
2.2.2 方法步骤
1)给定图像的特征检测(角点、圆心或圆环中心)
2)相机标定,得到标定参数
重复以下步骤,直至收敛
3)畸变校正和透视校正(转换为平行正对图像)
4)在平行正对图像中,检测特征(模板匹配算法)
5)根据标定参数(每次迭代更新),将特征点转换回原始位置
6)相机标定,得到新的标定参数
选相机真实拍摄的图像,采用该方法标定,得到反投影误差的 RMSE,如下:
从表中看,采用迭代标定法,棋盘格的 RMSE 从 0.14 降到了 0.08,而圆和圆环的,则分别从 0.14 和 0.12 降到了 0.07 和 0.06
以上结果,是参考[2]中所列,本人未实践过,但在一家
公司公众号的文章中
(参考[4]),发现了类似迭代标定法的动图,如下:
3 优化方法
张的论文中,输入图像 ≥11幅时,标定误差显著减小,而
Bouguet 标定包
,用 20~25幅图像,图像数量越多,意味着提取的特征点也越多
实际中,受照明不均匀、标定板或镜头污染、提取算法等的限制,即使标定板转换为平行正对,提取的特征点也会有离群点
3.1 RANSAC 标定法
对于特征中离群点的剔除,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RANSAC:以反投影误差 $E_{reproj}$ 做阈值,小于的为内点,大于的为外点,不断迭代使选定的内点都满足 $<E_{reproj}$
3.1.1 方法步骤
1)张氏标定法,得到标定参数
2)计算所有特征点的反投影误差 $E_{reproj}$
3)选 $E_{reproj} < T_{reproj}$ 的所有内点,再次标定得到新的参数
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
所有的内点
都满足 $E_{reproj} < T_{reproj}$ (文中 T 取 2)
4)对每一幅标定图像,计算其反投影误差 $E_{img}$,设定 RANSAC 参数初值,例如,$T_{img}=1.2 E_{img}$,最大内点数 $N=\infty$,置信度 $p=0.99$,$i=1$ 等
5)将提取的特征点,在
像素位置坐标中画十字线,均分成四组
(避免四点共线)
6)四组中各选一个点,计算相机外参,综合之前的相机内参,筛选出满足 $< T_{img}$ 的内点集 $S_{in}^i$
7)如果本次筛选的 $S_{in}^i$,比之前筛选的内点数量多,则更新 $N$ 值为 $S_{in}^i$ 的内点数
8)当 $i > N$ 时,进入步骤 9),否则,令 $i=i+1$,重复步骤 5) 6) 7)
9)对每一幅图像,都执行步骤 5) 6) 7) 8),获取每一幅图像的
最大内点集
$S_{con}$
10)综合每幅图像,选出的内点集,再次标定,得到最终的标定参数
以上步骤,和 OpenCV 中的
findHomography() 函数
,在求解单应性矩阵时所用的 RANSAC 法类似,可参考之
3.1.2 测试效果
对于一幅合成的标定图像,添加高斯噪声后,采用阈值法 和 RANSAC 法,筛选出的内点集,如下:
对于一幅真实的标定图像,当因光照不均等存在离群点时,采用阈值法 和 RANSAC 法,筛选效果如下:
从统计学上分析,随着提取特征点中离群点的剔除,标定参数更逼近真实值,相机的标定精度也越来越高
由此可知,采用阈值法 和 RANSAC 法,对于大部分的离群点,都能成功的筛选出来
3.2 目标函数
3.2.1 2d 和 3d
考虑镜头的畸变,相机标定是一个非线性优化的过程,对于张氏标定法,目标函数在 2d 像平面上,如下:
可定义为像平面中检测到的特征点 $m_{u}^d$,和反投影到像平面上的特征点$\hat m_{u}^d$之间的像素差,如下:
$\quad\displaystyle\sum_{i=1}^{N} \sum_{j=1}^{L}|| m_{u,i,j}^d - \hat{m}_{u,i,j}^{d}(f_x, f_y, u_0, v_0, k_1, k_2, R_i, t_i)||^2$
在实际应用中,视觉系统测量的是 3d 空间中的特征点,2d 像平面中像素差相同的两组点对,投射到 3d 空间中的距离差反而不相同
可重定义目标函数,为检测到的特征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 $m_c$,和反投影到相机坐标系上的特征点 $\hat m_c$ 之间的距离差,如下:
$\quad\displaystyle\sum_{i=1}^N \sum_{j=1}^L || m_{c,i,j}(R_i, t_i) - \hat{m}_{c, i, j}(f_x, f_y, u_0, v_0,k_1, k_2, R_i, t_i)||^2$
拍摄实际的图像,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二者的反投影误差几无差别
3.2.2 $E_1$ 和 $E_2$
目标函数变了,用原来的反投影误差来评价标定精度,不再合适,为此,引入三个新的评价指标:
$\quad E_1 = \begin{split}\frac{1}{n}\displaystyle\sum_{i=1}^{n}\sqrt{||M_{c,i} - \hat M_{c,i}||^2} \end{split}$
$\quad E_2 = \begin{split}\frac{1}{n}\displaystyle \sum_{i=1}^{n}\sqrt{||M_{c,i} - \hat L_{c,i}||^2} \end{split}$
$\quad E_3 = \begin{split}\frac{1}{m}\displaystyle \sum_{i,j=1}^{n}\sqrt{(|| M_{w,i} - M_{w,j}|| - ||\hat M_{c,i} - \hat M_{c,j}||)^2} \end{split}$
再次比较这两种标定方法,结果表明:3d 目标函数的优化精度要高于 2d 目标函数
参考
Accurate Camera Calibration using Iterative Refinement of Control Points,2009
Accurate and robust estimation of camera parameters using RANSAC,2012
Camera Calibration Toolbox for Matlab,Jean-Yves Bougue
OpenCV Tutorials / feature2d module /
Basic concepts of the homography explained with code
A novel optimization method of camera parameters used for vision measurement,2013
Review of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Scheimpflug Camera
,2018
Automatic machine vision calibration using statistical and neural network methods,2005